「奇怪,最近很容易肚子餓,食量也增加了,但體重怎麼一直減輕?而且口很渴很想喝飲料」,如果有這樣的情況要注意了!可能是高血糖找上你了。血糖是怎麼產生的呢?當人體進食後,食物就會被轉化成葡萄糖,經由血液運送到胰臟,剌激胰臟蘭氏小島的β細胞(β-cell)而分泌胰島素,胰島素可以促使細胞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,作為主要的能量來源供人體利用,或轉化成其他人體所需要的分子,或儲存起來。高血糖可能會有多吃、多喝、多尿、體重下降等症狀,長期的高血糖就是罹患所謂的糖尿病,如果沒有好好控制,則會增加併發症的發生率,造成生活上的不便。
●糖尿病的併發症
- 急性併發症:
糖尿病患者不只會有高血糖,也會有發生低血糖的可能,低血糖是危險性較高且急性的症狀,須立即補充糖分,使血糖可以立即上升。(📚延伸閱讀:認識糖尿病急性併發症) - 慢性併發症:
- 心血管疾病
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年齡比非糖尿病患者早,並有發生暫時性腦缺血及血栓性腦血管疾病的危險,另外也可能引發心絞痛、冒汗、焦慮不安及心肌梗塞等情況。 -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
視網膜病變是最容易造成視力喪失的疾病;長期的血糖過高會造成許多眼底病變,如:微血管瘤、硬性滲出、視網膜出血、視網膜靜脈擴張、棉絮斑、新生血管、玻璃體增殖甚至視網膜脫離及黃斑部水腫等。 - 糖尿病腎病變
糖尿病患者出現白蛋白尿時,常併發漸進性腎功能衰竭。 - 糖尿病神經病變
神經病變是血糖控制不佳常見的慢性併發症,糖尿病程愈久,神經病變機會愈大。 - 糖尿病足
長期的高血糖可能造成自律神經、感覺神經、運動神經病變、周邊血阻塞及細菌感染等,這些都是形成糖尿病足的因素,初期只是腳部傷口難癒合,若處理不當可能導致截肢。
- 心血管疾病
●糖尿病的危險因子
「我又不愛吃甜食,怎麼會有糖尿病」,事實上,糖尿病並不一定是吃糖所引起,但吃太多甜食、食量過多、油脂攝取過量、熱量太高等因素,皆可能促使身體產生胰島素阻抗,進而影響糖尿病基因的誘發。以下為糖尿病的危險因子:
- 曾有空腹血糖異常或葡萄糖耐受性不良。
- 年齡超過45歲。
- 超重、肥胖 (BMI≧24.0kg/m2),男性腰圍≧90公分,女性腰圍≧80公分。
- 糖尿病家族史(父母、兄弟姐妹罹患糖尿病) 。
- 高風險種族(如:加勒比海非洲人等) 。
- 有巨大兒(出生體重超過4公斤)生產史,妊娠糖尿病史。
- 有過糖皮質激素誘發糖尿病病史者。
- BMI≧24.0kg/m2的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。
- 嚴重精神病和長期接受抗抑鬱症藥物治療的患者。
- 活動不便者,平常缺乏運動。
飲食是血糖控制的第一步治療方法,飲食習慣的改變及生活習慣的調整,是防止糖尿病前期進展為糖尿病的方式之一。吃太多是糖尿病患者典型的症狀之一,可能是身體細胞無法得到葡萄糖,造成細胞低能量儲存的代償性反應,使人體對於食物的渴望增加所致,這是糖尿病患者飲食控制的一大障礙。藉由培養健康飲食習慣,使糖尿病患者可順利控制攝食份量,讓血糖可以穩定控制。(📚延伸閱讀:尿病典型症狀:三多一少)
●遠離高血糖之飲食原則
- 定時定量
血糖的變化是跟著進食量起伏,暴飲暴食、大小餐…等飲食習慣,都會使得血糖像坐雲霄飛車,高低起伏過大;較佳的血糖控制,是讓血糖在小範圍的起伏波動,所以進食量的控制就成了血糖控制的關鍵因素,因此少量多餐也常被患者作為血糖控制的方式之一,但少量多餐可是一門大學問,若對自己適當的攝取量不清楚,往往只有多餐而並無少量,反倒造成血糖上升。多少量才是少量呢?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適當攝取量,熱量的需求會隨著體型(是否肥胖?)及活動量而有差異,可以尋求專業營養師的評估,幫你做個別化營養規畫。 - 多喝水少喝飲料
水分是維持生命的必要物質,可以調節體溫、幫助消化吸收、運送養分、預防及改善便秘等,白開水是人體最健康、最經濟的水分來源,市售飲料或果汁含有高糖分,高血糖者不宜飲用,且經常飲用含糖飲料,則不利於體重及血脂肪的控制。建議每天應攝取約六至八杯的白開水的習慣。 - 避免吃甜食
各式蛋糕、餅乾、甜甜圈、紅豆餅、巧克力、各種零食、含糖飲料等加糖甜食,不管是添加果糖、蔗糖、方糖、冰糖、黑糖、砂糖、蜂蜜等,這些都是會讓血糖快速上升的食物,且許多甜食都屬於空有熱量而不含必須營養素的食物,不僅含糖量高、油脂及熱量也高,不只會使血糖升高,同時也會讓血脂上升,除非發生低血糖的狀況,否則應盡量避免食用,如果對於甜味無法克制,可適當的使用代糖(如:赤藻糖醇、甘露糖醇、山梨糖醇、木醣醇、甜菊糖),來幫助控制血糖。 - 吃新鮮水果少喝果汁
水果中含有各種維生素,是人體所需的必要營養素,所以建議每天皆可適量攝取,但水果中同時也存在著容易被吸收的果糖,對於高血糖者,過量的水果攝取就會造成血糖過高,若將新鮮水果打成果汁食用,所攝取的水果量可能增加,若牙口咀嚼能力正常者,建議直接咀嚼新鮮水果及減少飲用果汁。 - 減少含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食物攝取
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為心血管疾病,含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的食物,通常會造成血脂異常,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且此類食物多為動物性油脂、內臟類及烘培類等食物,含有較多油脂及熱量,不只會使血脂過高也會造成血糖偏高。 - 減少醃漬物食物攝取
醃漬物食物不只使用鹽處理,有些還會使用糖或食品添加物處理,攝取含鹽量較多的食物容易造成血壓上升,且此類食物口味偏重,重口味的食物易引發食慾,增加進食量。 - 細嚼慢嚥慢慢吃
當人體進食一定量的食物,就會將信息傳導到腦中的飽食中樞,進食過快的人在大腦接收訊息前,就已攝食過量食物,且也有研究發現進食快的人,纖維攝取較少及喝水量也少,細嚼慢嚥可以訓練咀嚼功能,細細品味食物的味道,好好享受進餐的美好,增加胃的飽食感及滿足感,間接的控制了攝食量,而達到血糖控制的效果。 -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
食物中的膳食纖維可延緩血糖上升,幫助血糖和血脂的控制,且纖維質的熱量低,可增加胃的飽食感,進餐時先吃蔬菜墊底,選擇高纖維食物,如:以高纖的糙米飯取代精緻的白米飯,都可幫助血糖的控制。 - 減少外食及應酬頻率
在外飲食大多口味較重且用油量較高,若因不可避免必須外食,則須利用一些外食技巧減少油脂量,盡量挑選可自行搭配菜色的自助餐,依個人適當的攝取量均衡來選食,也可利用過水的方式減低外食的口味及油量,若於速食餐廳或便利商店選食,則可多利用營養標示來幫助自己選食。(📚延伸閱讀:外食有一套 趙莉芬教授) - 避免應酬,控制飲酒
應酬聚餐菜色多為高蛋白質、高油、高鹽且精緻食物,含纖維質的蔬菜偏少,再加上可能有甜點及酒精的供應,一餐吃下來往往超過身體所需求的熱量,而造成血糖超標,且因高油及酒精作用,高血糖的狀況可能會持續較久而降不下來,因此建議應酬聚餐每月控制於3次以下,若有飲酒也要控制份量,建議女性每日不宜超過1杯,男性不宜超過2杯(每杯酒精10公克:啤酒360c.c.、葡萄酒120c.c.、紹興酒80c.c.、米酒70c.c.、白蘭地40c.c.、威士忌40c.c.、高粱酒30c.c.)。
要遠離高血糖,須從飲食、運動及藥物三管齊下,其中飲食的控制重點為攝取適當的飲食份量,什麼才是你個人適合的飲食份量呢?建議可以尋求專業營養師幫你量身訂做,經考量個人的身高、體重、活動量及飲食習慣等,打造自己適合的飲食份量,另外建議依循均衡的黃金比例來攝取六大類食物,及按照前面所提的十項飲食原則,培養好的飲食習慣,是邁向健康飲食的不二法門,不只可讓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,也可減少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生,是一舉多得的好方法,適合渴望健康的所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