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痛的中醫觀

A- A A+

胃痛,中醫又稱胃脘痛,是指上腹部、劍突下疼痛的一種症狀。胃痛是臨床常見症狀,可見於胃、十二指腸炎症、潰瘍、胃神經官能症等,部分患者還有不同程度的胃下垂,由於病因不同,表現症狀有別,中醫一般將胃痛分成以下幾種症狀表現:

  • 飲食停滯型:胃痛,腹部脹滿,易打嗝,或吐不消化食物,嘔吐食物或排氣後痛減,或大便不爽,不欲飲食,舌苔膩,脈滑。
  • 寒邪客胃型:胃痛發作較急驟,疼痛程度較重,怕冷喜溫,得溫則痛減,遇寒則痛增。喜熱飲,苔薄白,脈弦緊。
  • 肝氣犯胃型:胃脘脹悶,攻撐作痛,脘痛會連及脅肋部,排便不暢,每因情志因素不暢(壓力)而作痛。苔多薄白,脈沉弦。
  • 肝胃鬱熱型:胃脘燒灼痛,痛勢急迫,煩躁易怒,泛酸,口乾口苦,舌紅苔黃,脈弦或數。
  • 脾胃虛寒型:胃脘隱隱作痛,喜溫喜按,空腹痛甚,飲食後痛減,食慾差,神疲乏力,甚則四肢冰涼,腹瀉,舌淡苔白,脈虛弱或遲緩。
  • 胃陰虧虛型:胃脘隱隱作痛,口乾舌燥,大便乾硬,舌紅少津,脈細數。
  • 氣滯血瘀型:胃脘痛位置固定,持續刺痛或有腫塊,舌暗紅或有瘀斑,脈弦。

胃痛需注意以下生活之調養: 

  • 飲食節制: 抽煙、喝酒、喝濃茶、或常吃油膩食物,久之皆易傷脾胃,所以平時脾胃虛弱之人,一定要特別注意飲食。
  • 和五味: 食物有酸、苦、甘、辛、鹹五味,各項飲食應該均衡,不可偏食。
  • 調情志: 人的情志與內臟功能有著密切的關係。中醫認為,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,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,如:大怒會傷肝,肝木 (肝屬木)橫逆,常侵犯脾土(脾屬土),出現肝脾不和的症狀。恐懼會傷腎,腎水(腎屬水)泛溢,也會侵犯脾土,而表現出脾腎陽虛的症狀。所以情志失調,可以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,而導致脾胃的病變。
  • 適勞逸: 飲食、勞動和休息,是人類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條件。若過度勞累,易積勞成疾。勞累過度則傷氣,久了會有精神不振,食慾減退,脾胃功能減弱的症狀。若勞神、思慮太過,則會耗傷心血,損傷脾氣,臨床可表現為心悸、失眠、多夢、健忘及腹脹、飲食少、腹瀉等症狀。然而過度安逸,也會影響脾胃功能的正常運行。人體需要適當的運動,氣血才能運行通暢,脾胃運化功能才能正常進行。若長期不從事勞動或運動,生活過於安逸,也容易使人體氣血運行不暢,產生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。
  • 慎寒溫: 若衣著不慎,感受寒邪,寒會傷人體之陽氣,受寒後影響腸胃,可以表現出脘腹部冷痛、噁心、嘔吐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若平時就屬於脾胃虛寒的體質,過食生冷食物後,也會導致脾胃功能紊亂,出現胃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瀉等諸症。

胃痛的飲食調護宜注意以下幾個原則:

  • 飲食適量:飲食不當,過飽過饑均可導致疾病。長期饑餓則人體氣血得不到足夠的補充,久了氣血虧損而為病;而飲食過量,超過了機體的消化功能,就會損傷脾胃,導致胃痛。
  • 軟硬、冷熱相宜:食物過硬,不易消化。飲食的冷暖要適宜,過熱的食物易燙傷消化道,發生糜爛潰瘍,過冷的食物易傷脾胃陽氣,發生胃痛。所以,胃病的病人飲食軟硬、冷熱要適宜。
  • 飲食不宜偏嗜:食物有寒熱溫涼之性,辛甘酸苦鹹之味,因此,可影響和調節臟腑陰陽,所以飲食偏嗜則可發生多種病證,如過食肥甘厚味可助濕生痰,化熱或生癰瘍等;過食生冷能損傷脾胃之陽氣而致寒氣內生,發生腹痛等脾胃虛寒的症狀。
  • 飲食宜忌與疾病的關係:食物有寒涼之性,辛甘酸苦鹹之味,而疾病亦有寒熱虛實、陰陽表裡的分別,食物的性味必須與疾病的屬性相適應,否則會起反作用而影響治療。因此,在指導飲食時,需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,選擇不同屬性的食物。

例如,容易上火的人,偏於怕熱,就應該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,可以適量進食一些偏涼的食物,如海蜇、芹菜、黃瓜等。反之如果體質偏寒,就應該少吃生冷瓜果,適量進食羊肉、蔥、薑、韭菜等食品,並可適當增加如胡椒、桂皮、茴香等調味品攝入。如果飲食過量,出現腹脹、食慾減退等情況,可以多吃一些像白蘿蔔、薺菜、香菜等蔬菜,這些蔬菜有理氣消食除脹的作用,或者用山楂、橘皮泡茶,也可起到消食理氣的作用。對於便秘個體,可以通過定時蹲廁,建立排便習慣;老年人體虛的便秘,可以進食一些潤腸的食品,如杏仁、黑芝麻、核桃仁、蜂蜜等。

綜上所述,胃痛平時需多注意飲食調養,儘量做到進食有規律,食用易消化的食物。避免饑飽不節、暴飲暴食等。尤其忌刺激辛辣、煙酒、不潔等食物。並應調整生活作息,調暢情志。此外,適時尋求醫師的協助,根據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或做日常的保健調養也是很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