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患體質調理─中醫有妙招

A- A A+

台灣目前約有上百萬名糖尿病患,其中超過98%是第二型糖尿病,主要還是因為體重過重、肥胖、代謝症候群、家族遺傳等因素,導致胰島素阻抗增加,再加上胰臟β細胞產生的胰島素不足以 代償胰島素阻抗而造成高血糖症狀,因此造成糖尿病。臨床上,有許多剛被診斷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,或是已經服用多種西藥降血糖藥物,血糖依然居高不下而求診中醫治療。分析其血糖控制 不佳的可能因素包括飲食無法克制、缺乏運動、壓力、熬夜、菸酒、或是體質的因素造成胰島細胞功能喪失,導致胰島素分泌刺激藥物失效。中醫認為「數食甘美而多肥」與「五臟皆柔弱者」容易罹患糖尿病。所以「治肥」與「扶正固本」是改善病人高血糖的關鍵。藉由中醫治療改善體質,例如改善胰島素抗性與胰島細胞的功能,能穩定血糖而避免患者受胰島素施打之苦與長期併發症。

以前古代人認為「大腹」就是「大福」,代表享盡榮華富貴才會有這樣的體型。然而,從二十世紀開始,肥胖就是一種病。內臟型肥胖,也就是俗稱蘋果型肥胖,與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這「三高」息息相關。研究發現,內臟的白色脂肪組織產生的游離脂肪酸會引起發炎反應,是造成胰島素阻抗增加與糖尿病的重要原因。中醫古代典籍中提到四種人的體型:膏人、肉人、脂人、眾人。《黃帝內經∙靈樞》:「膏者,多氣而皮縱緩,故能 縱腹垂腴。肉者,身體容大。脂者,其身收小。……其形不小不大,各自稱其身,命曰眾人。」

因此,若僅以體型來看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而言,膏人(大肚肉鬆) 的得病風險大於脂人(四肢豐腴但腰細)。而古代所提到的肉人,雖然 BMI超重,但肌肉骨頭的重量較多,和代謝症候群或糖尿病關係較不大。

中醫認為,膏人是最需要減肥的。這類型的人往往不愛運動,喜吃甜食冰品或油炸及高熱量食物,多為痰濕或濕熱體質。臨床上發現,有些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是因為一直想吃東西(卻又不是低血糖造成的飢餓感),或許並不是意志力比別人弱,而是可能有„胃火‟所致。目前並沒有上市的西藥可減少食慾,但藉由服用清胃熱的中藥抑制亢盛的食慾,就能改善血糖。脂人與肉人也不能輕忽,若缺乏運動與飲食的平衡,隨著年紀增加,也可能轉變成膏人。

 此外,中醫強調「久病必瘀」、「久病入絡」。「絡」,意指大小血管的病變。糖尿病長期下來會有大小血管的病變,可能造成糖尿病患失明、糖尿病足截肢、腻中風、心肌梗塞、洗腎的隱憂。至今,糖尿病造成的末期腎病變是台灣洗腎原因的第一名,從發現糖尿病的當天就開始防治血管病變可達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因此,中醫控制「肥」、「糖」、「絡」就是治糖尿病,改善體質控制血糖才能確保後半輩子不被糖尿病所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