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知道多吃蔬果有助於預防疾病及促進健康,再加上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幅提高在家烹煮的機會,但真的能吃的健康、吃的安心嗎?常常會看到電視或網路新聞報導,某某蔬菜因農藥殘留超標需銷毀或抽驗不合格等訊息,不禁讓人心生懷疑我們吃進肚子的究竟是安全無虞還是未知的風險?因此為了保障民眾食的安全,政府機關明訂相關標準法規來規範廠商,及推行各項產品認證標章來進一步把關。
一、安心認證標章把關
現行的農產品標章制度主要為農委會推動之三章一Q,分別是「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」、「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」、「有機農產品標章」與「生產追溯QR code」。各項標章簡要介紹如下:
1.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
國產農產品及其加工品最高品質代表標章,自1989年起推行至今逐漸成為國產優良農產品的代名詞。特點:原料使用可追溯之國產農產品、衛生安全符合要求、品質規格符合標準、包裝標示符合規定。
2.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
自願性農產品驗證制度,通過驗證的產品才可使用產銷履歷標章及宣稱「產銷履歷」,可透過「產銷履歷農產品資訊網」查詢追蹤農產品生產至末端銷售完成的履歷過程,所有產銷資訊是公開透明及可追溯的。
3.有機農產品標章
從生產、加工、分裝及流通過程,須符合主管機關訂定之驗證基準,並依法經驗證機構驗證合格取得;其產銷過程不得使用化學肥料、農藥及食品添加物,並完整記錄產銷流向。有機產品必須經過驗證,才能以「有機」名義販售。
4.生產追溯QR code
簡稱一Q,民眾可於「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系統」網站上查詢,同時溯源標示採用QR code便於消費者查詢,掃描後資訊清清楚楚無所隱藏。
二、妥善正確清洗蔬果
「清水沖洗」是簡單有效避免農藥殘留的方法,重點在以流動的水沖洗,才能讓水流帶走蔬果的殘留農藥。蔬果經過仔細沖洗後,才能切割小塊或除去不食用的部份。切除的步驟必須最後處理,避免農藥汙染刀具後再度汙染乾淨的部位。
至於市面的蔬果清潔劑的清潔效果如何?很難回答有效或無效,但即使能清除部份的殘留農藥,會不會又換成清潔劑殘留的問題,若清洗不乾淨的話豈不是吃進更多的化學藥劑。所以流動的清水沖洗還是目前比較有用的方法,如果要使用蔬果清潔劑應先確實瞭解配方的安全性後再斟酌使用。
另外農民大多會在幼果時期施作「套袋」(用袋子包裹果實)以減少病蟲害,間接降低農藥殘留在蔬果的表面,但不能代表沒有農藥殘留,因此無論蔬菜或水果都需經過確實清洗減少農藥殘留。
三、常見蔬果清洗秘笈
1.蔬菜類
包葉菜(高麗菜、大白菜、包心菜、萵苣)
農藥殘留往往在外層的葉片,所以先剝除最外層的2~3片葉子,再剝下一片片葉片,經過浸泡及沖洗,反覆數次,切成需要烹調的大小開始料理。同包葉菜類但食花不食葉的蔬菜,像是花椰菜或青花菜,手握花梗,花朵斜向上三十度角於水龍頭下旋轉沖洗數圈後,將其切分成料理需要的大小,再使用小毛刷以較小水流邊沖洗邊輕刷洗梗端,將清洗過切成適當大小的花椰菜或青花菜放入鍋中,注入清水淹過再以微火加熱數分鐘(不必到水滾),取出瀝乾即可。
大葉面葉菜(小白菜、青江菜、油菜、菠菜)
食用前先沖洗根部後切除,以葉朝上、柄朝下方式用小水流沖洗剝開的葉片同時手指輕輕搓洗葉柄,搓洗完畢後再全部快速沖洗一次,瀝乾後料理。
小葉面葉菜(龍鬚菜、空心菜、茼蒿)
先沖洗根部後切除,但因葉面狹小柔軟細嫩,難以搓洗且不易攤開洗淨,建議準備水盆,以小水流慢慢注入水盆,取三至五片葉的量,手握葉柄將葉面倒置水中,一面攪動一面沖洗,如果水變髒就倒掉換水,反覆數次直到洗去泥沙與部份農藥,接著將水蓋過青菜浸泡約二十分鐘(期間換水數次)即可撈起瀝乾後料理。
果菜類(蕃茄、甜椒、茄子)
表面有凹陷、帶蒂頭,先用流動水將外表沖洗乾淨,大果實一面沖水一面用手搓洗或軟毛刷刷洗,細小果實放在盆中注入流動的水同時用手攪動清洗,無法刷洗或搓洗的小果實類搭配浸泡,清洗後再將蒂頭切除。
瓜菜類(小黃瓜、絲瓜、苦瓜)
將蒂頭朝下以清水沖洗至尾端後,用軟毛刷仔細刷洗尤其是表面有突起或凹陷的蔬菜,若有蒂頭須切除,去皮後切成適當大小即可料理。
耐放型蔬菜(胡蘿蔔、洋蔥)
購買後可放個1~2天再食用,降低農藥的殘留。不過,久放易導致不新鮮,因此要注意儲存條件及時間。食用前在流動的水下沖洗乾淨,去皮後切成適當大小即可料理。
2.水果類
小果類(龍眼、荔枝、葡萄)
通常購買時會連同枝梗一起購入。先浸泡3~5分鐘讓農藥溶於水中,接著以清水沖洗,再將小果從枝梗剪下,剝皮食用即可。若為連皮吃的小果,則除去蒂頭後食用。
皮不食用水果(芒果、梨子、柑橘類)
流動清水沖洗並以手搓洗表面乾淨後,如有蒂頭凹陷處則用軟刷輕刷,去除外皮及蒂頭後食用。
皮食用水果(芭樂、李子、桃子、蓮霧)
流動清水沖洗並以手搓洗表面乾淨後,如有蒂頭凹陷處則用軟刷輕刷,再以清水浸泡20~30分鐘(期間要換水兩三次),切除果柄、果臍或蒂頭後食用。
選購蔬果時請注意「購買安心認證農產品」以及「正確清洗」,雙管齊下才能真正吃得安心,並從中獲得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