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有的人特別容易大小病不斷,甚至染疫後又再次感染呢?

免疫力不足,在中醫談的是「氣不足」。身體「衛氣不足」,無法抵擋外邪入侵,導致感染,此外,身體細胞發炎時也難以修復。

如何知道自己免疫力低下呢?

中醫師會告訴你,經常生病感冒、或壓力大長皰疹,其實都是免疫力不足在拉警報。

至於免疫力亢進時,免疫系統會攻擊自身,造成身體多處發炎,這在中醫稱為「血分」,相較於西醫的「對症治療」,中醫談的是整體,如何從交互影響的各個臟器間去調整,達到治療病灶的目的。不論是東西方,在免疫上都著重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而中醫強調「上工治未病」,指的就是在「還沒生病前或發病時」,正氣的主導地位,如果「正氣(免疫力)存內,邪(疫病)不可干」無法達成時,至少可以「扶正祛邪」。

那從中醫來看,想整體提升免疫力,該怎麼做呢?

中醫談的是「辨證論治」(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),也就是把「望聞切問」收集的資料,透過分析、綜合,辨清疾病的病因、性質、部位,以及邪正關係的「辨證」後,再「論治」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。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,論治是治療的手段和方法,兩者密切合作,為患者找回健康。因此,中醫把握的是治療原則與策略,至於病理學上,病毒病菌的長相,對中醫治療來說,不是那麼重要,中醫面對的是人體疫病的整體作戰計畫。

為什麼在面對這波疫情,反而都是吃中藥或中醫治療呢?

主要是病毒變種速度快,西藥傳統的藥理學發展模式,及針對發炎部位治療的方式,見樹不見林,往往只打了最主要的敵人,但餘黨很快又重新整隊再戰一回合,而且戰鬥隊型還會吸取上次的經驗再進化。中醫從症型分析,針對新冠病毒統稱為「外感風寒」,全觀治療,透過清熱解毒,對症下藥。

但我們不能武斷的說,西醫或中醫哪一種治療途徑,誰優於誰,只能說一個是實證科學,一個是經驗法則,一個是臨床與對應藥方,一個是天然草本,安全性較高。但整體而言,在新冠染疫,及確診後的癒後,西醫是殺死病毒、除惡務盡,中醫是讓免疫系統調節全身後作用,不會為了治療A疾病傷了B器官,整體來說,還是較西醫治療安全的選項。但是中重症急症患者,則是應以西醫優先,畢竟,活下來才能談「健康」及恢復這件事。

面對新冠病毒的快速變異,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公衛上的「預防染疫」、加強作戰能力的「提升免疫力」,如果不幸還是染疫確診,也要讓自己的免疫力把症狀和身體組織器官的傷害降到最低。癒後,如何讓自己免疫力快速恢復,避免成為免疫脫逃的苦主,造成再次感染,或癒後出現後遺症。中醫的人體全觀辨證論治,反而更能對抗新冠疫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