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1 - 心革命:找回生命密碼
P. 101

四 . 破除迷思

1. 明明不餓卻一直找東西吃?                   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革
     這是所謂的「假性飢餓」。                 命

     吃東西的行為是對身體最大的刺激,如飯後的飽足感,或是   找
享受食物香氣,會讓緊繃情緒得到緩解。情緒性進食的原因主要      回
是壓力,人在高壓狀態會促使身體分泌「飢餓素」的荷爾蒙,讓      生
人食慾大增,並且特別愛吃甜食與澱粉類的食物。當然孤獨有時      命
也會造成情緒性進食,或是從帶有文化和情感連結的安慰性食物      密
中得到滿足,如棒棒糖與安全感、烤肉與中秋團圓、慶生與吃蛋      碼
糕等事件。簡單來說,食物在人感到空虛或低潮、不知所措時,
適時滿足了身體需要直接刺激的需求。這些行為背後有可能是習
慣養成,也有可能是一種儀式感 ( 吃宵夜犒賞辛苦工作的自己 )。
到底是習慣行為使然,或解除焦慮、不安、低潮等心理層次問題,
可以試著找出背後原因改善之。問題在於它不能變成經常性習
慣,一旦「過度飲食」則會危害身體健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
   96   97   98   99   100   101   102   103   104   105   1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