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3 - 台塑生醫_抗老化的預防醫學
P. 93
例如乳酸桿菌、雙歧桿菌、比菲德氏菌、
乳酸腸球菌、布拉氏酵母菌、枯草芽孢桿
好菌
( 益菌、共生菌 ) 菌等約佔 10 〜 20%,其發酵作用能將
醣類、寡糖、纖維質代謝分解為乳酸、醋
酸、二氧化碳及氫氣。
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病原性大腸桿菌、
綠膿桿菌、霍亂弧菌、鏈球菌、沙門氏桿
菌等約佔 20%,壞菌會釋放出內毒素脂
多醣(lipopolysaccharides, LPS),連同
壞菌
( 害菌、致病菌 ) 原本不會通過腸道黏膜的物質例如未完全
分解的食物分子進入血液中,造成全身性
的慢性發炎,也會將蛋白質、脂肪代謝 產
生氨、硫化氫、酚、亞胺,產生臭味和毒
素,使人腹瀉、便秘、老化、致癌。
例如糞鏈球菌、非病原性大腸桿菌、腸球
菌等佔了 60 〜 70%,中性菌,就像牆
中性菌 頭草或變色龍一樣,平常不好不壞,但會
( 伺機菌、條件致 伺機而動,喜歡往優勢者靠攏,一旦好菌
病菌 ) 數量多,中性菌就會倒過去幫忙,變成好
菌;一旦體內免疫力低、腸道內壞菌變多
時,中性菌就馬上變身成為壞菌。
2
全身各系統保養篇
可以想見,只要能
讓好菌較多、腸道
菌相維持平衡,較
能遠離疾病。
0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