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9 - 台塑生醫_抗老化的預防醫學
P. 59
漿。由於生產成本較低,且甜度更高,逐漸取代蔗糖而被廣泛使
用在食品工業中,包括各式飲品,麵包、罐裝或冷凍水果、烘焙
食品、糖果、果凍、乳製品和調味食品中的甜味劑。
因為果糖的代謝不需胰島素作用,又容易合成為脂肪,在動物實
驗中發現,過量攝取果糖會增加血液三酸甘油酯,甚至引發脂肪
肝。果糖雖不刺激胰島素分泌,同樣也不會誘發可降低食慾的瘦
素(leptin),但卻會刺激飢餓激素(ghrelin)的分泌,可能
因此提升食慾、增加進食量、抑制體內的微量元素鉻,造成胰島
素抗性,導致肥胖、第二型糖尿病、血脂異常的發生。研究發現,
長期過量攝取高果糖玉米糖漿會增加罹患高血壓、心臟病、高尿
酸血症的風險,甚至可能對神經 系統造成損害。
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每日攝取糖的上限為總熱量的 10%,如果
能限制在 5%以內則更有利健康。衛生福利部也從 2015 年 7 月 1
日起,將糖列為營養標示中強制標示的項目,提供消費者辨識,
減少對健康的危害。
2
全身各系統保養篇
0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