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6 - 2022疫啟健康生活
P. 56

超過 6 百 30 多萬人死亡。它是 2003 年 SARS-CoV 病毒的

1 變種,最難掌握的是從無症狀到致命速度快、時間短、無症
              狀和潛伏期就有傳染力,因此防治困難。

         人類歷史上曾經爆發的多次傳染疾病,有些傳染病在衛
    生水準提高後感染的機率降低,也因為醫療量能的提升使治
    癒的機率也提高。利用科學方法戰勝病毒,第一次是天花,
    第二次,還在發展中的就是新冠肺炎的疫情。歷史學家們認
    為,所謂的大流行的結束,是醫療上的意義。當發病與死亡
    率被控制下降時,社會學上的意義更複雜。人們對疾病的恐
    懼逐漸消退,對生活與生命的信心,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復
    原。但每一次人們攜手合作後,往往也能成功戰勝,並且促
    成社會的跳躍式進步。例如 COVID-19 疫情下,科技在網
    路及各項生活、醫療上,減少接觸減少群聚或接觸的應用,
    人際互動型態的轉變。

    隨著病毒株不斷變異,疫苗更是前所未有的速度研發並

    廣泛施打,人類用科技戰勝疫病再添一章,但是國際間爭奪

    疫苗的外交戰爭,經濟強權與弱勢的後殖民爭議再起。當人

    們問,「疫情何時是盡頭 ?」約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學 (Johns

疫 Hopkins) 醫學歷史學家傑瑞米 . 格林博士 (Jeremy Greene)

啟   指出,「他們問的是社會意義上的結束。」換句話說,大流
健

康   行的結束,並非人們征服了疾病,而是人們學會了如何與疾
生

活

54
   51   52   53   54   55   56   57   58   59   60   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