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輕補~少肉、少鹽、少糖

A- A A+

立冬進補是台灣國人傳統養生保健的一環,中醫有言: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」,俗話亦云:「立冬進補,開春打虎」,足見古人相信立冬進補可使來春生病機率大大降低。然而現代人的營養水準已經提升許多,「營養不足」的人不多,反而是營養攝取過剩或不均加上相對不足的運動,導致許多人出現日趨嚴重的「新陳代謝失調」,而造成三高現象(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)。

冬天最受國人青睞的四大藥膳:羊肉爐、薑母鴨、麻油雞、燒酒雞,但這些食材多是以動物性蛋白或內臟類為主,富含飽和脂肪酸、膽固醇與普林,攝取過多容易對肝、腎造成負擔,也容易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,而濃縮的湯頭更會引發痛風發作。此外藥膳中常添加米酒,其作用為使藥材裡有效成分釋出,也促使人體血液擴張、袪寒保暖,但過多的酒精會使血壓上升,並抑制尿酸排出,因此可能會誘使高血壓、痛風的患者病情惡化,況且1公克酒精含7大卡熱量,肥胖者更不可掉以輕心。麻油是另一項不可或缺的材料,麻油富含油酸及亞麻油酸,後者為人體必須脂肪酸之一,但一般飲食中並不易缺乏,故不必非要由麻油供應不可。因此進補並非人人都需要,須考量個人體質條件及是否有疾病狀態,進而修正立冬進補的觀念,以調整腸胃機能為主,將「立冬進補」改為「立冬輕補」,把握少肉、少鹽、少糖3原則,身體負擔自然減少。

在攝取藥膳進補的同時,建議民眾可搭配衛生署最新發布的國民飲食指南概念,每日攝取蛋、魚、肉、豆腐等蛋白質來源食物以3~8份為宜(1份相當於3指幅大小)、食材多元化、蔬果常相隨(添加蔬菜以增加飽足感)、五穀雜糧核果不可少。而慢性病患者之進補更應特別注意:糖尿病患者可用「代糖」取代「糖」;高脂血症患者應避免高油及高膽固醇食物如:內臟、肥肉、海鮮等,過濾掉多餘的油脂,多採用清蒸、水煮、清燉、烤、滷、涼拌等烹調方式;高血壓患者則應注意含鹽分高之食物與辣椒醬、豆瓣醬、沙茶醬等調味料的使用;腎臟病患者應注意高蛋白質與高磷食物如花生、芝麻、內臟類與蛋黃的攝取量;高尿酸血症患者則應減少高普林食物與酒精之攝取,並注意湯品之食用量。均衡的飲食與規律生活作息,再搭配餐後適度運動,才能健康受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