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風的中醫治療

A- A A+

現代醫學的痛風在中醫根據不同朝代的醫學文獻,相關論述分散於„痹證‟、„歷節病‟、„白虎病‟、„白虎歷節風‟、„痛風‟等內容中。現存最早的中醫典籍相關論述為《素問〃痺論》;„風寒濕三氣雜至,合而為痹也。其風氣勝者為行痹;氣寒勝者為痛痹;濕氣勝者為著痹也‟,古人認為由於風、寒、濕等外邪侵襲人體,閉阻經絡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致使肌肉、筋骨、關節發生痠痛、麻木、重著、屈伸不利,甚或關節腫大灼熱,事實上,這包含了現代醫學所說的許多關節炎和肌肉神經疾患。其後,在漢隋唐代的醫籍中,根據所觀察到的關節病變表現,又有提出„歷節病‟、„白虎病‟等病名的論述,如漢代張仲景 《金匱要略》:„歷節痛,不可屈伸‟;隋代巢元方《諸病源候論》:„歷節風之狀,短氣自汗出,歷節疼痛不可忍,屈伸不得是也‟;唐代王燾《外台秘要》:„經脈結滯,血氣不行,蓄於骨節之間,或在四肢,肉色不變,其疾盡靜而夜發,發則徹髓,痛如虎之嚙,故名白虎之病也‟,由此可知,當時已觀察到痛 風夜間易發作且疼痛難耐的特點。至於„痛風‟一名,雖然最早在魏晉時期陶弘景《名醫別錄》即出現;„獨活,微溫,無毒。主治諸賊風,百節痛風無久新者‟,但對於„痛風‟的進一步描述則是到了金元四大家的李東垣、朱丹溪才提出,特別是朱丹溪對其發病機理作出詳細分析及提出多種診治方法,他在《格致餘論〃痛風論》提及:„彼痛風也者,大率因血受熱,已自沸騰,其後或涉冷水,或立濕地,或扇取涼,或臥當風,寒涼外搏,熱血得汗濁凝澀,所以作痛。夜則痛甚,行於陰也‟。其後明朝虞摶所著《醫學正傳〃痛風》中提及:„夫古之所謂痛痹者,即今之痛風也。諸方書又謂之白虎歷節風,以其走痛於四肢骨節,如 虎咬之狀,而以其名名之耳‟。以中醫的角度來看痛風發生的主要病理機轉,可以歸納為„濕濁瘀滯內阻‟所致,多起因於自身臟腑功能失調,導致代謝異常,或者長期飲食不節而損傷脾胃功能,因而助濕生痰,導致氣血運行受阻、痰濕瘀毒流注關節,造成關節炎發作。

痛風的中醫治療

大致可分為急性發作期和緩解期來分期治療。急性發作期臨床上以濕熱蘊結型、痰瘀痹阻型較為常見,臨床表現除了患處關節出現紅腫熱痛外,可能伴隨口乾喜飲、煩躁、小便偏黃、舌色 偏紅、舌苔黃膩等症狀,較常選用清熱利濕、活血止痛的中藥進行治療,譬如萆薢、土茯苓、虎杖、薏苡仁、川牛膝、黃柏、蒼朮、金錢草、車前子、澤瀉、三七等藥材,這些藥材當中,有許多在藥理研究中也被發現具有抗發炎、利尿、鎮痛、抑制尿酸形成和增加尿酸排泄等作用。但少數也有屬於寒濕痹阻型的患者,臨床表現除了關節疼痛之外,可能伴隨怕冷、怕風、大便不成形、舌色淡暗、舌苔白膩等症 狀,這時就會選用散寒除濕、溫經止痛的藥材,譬如炮附子、桂枝 、蒼朮、羌活、川芎等藥材來搭配使用。至於緩解期的治療原則,特別要重視臟腑功能不足,導致代謝失調的一面,並且還要注重飲 食、生活衛教,配合中藥調理脾胃、肝腎功能,讓體內的濕濁瘀滯能較好地排出體外,以期達到減少復發的治療目標。

痛風的中醫外治法 

在急性發作期是不會針對患處進行強力揉按,因為會導致局部關節腫脹疼痛加劇,此時,仍須根據病患的體質進行穴位針灸或者中藥外敷、外洗治療。首先穴位的選擇方面,一般會結合前述痛風的病理機轉以及經絡循行部位進行選穴治療,譬如行走於大拇趾內 側以及下肢內側的足太陰脾經,與若干痛風下肢好發部位有關,其 上的公孫、三陰交、陰陵泉、血海為治療痛風時常會選取的穴位;此外,結合痛風的中醫病理機轉,像是腎經的太溪、肝經的太衝、胃經上的足三里和豐隆、膽經上的陽陵泉等,都是臨床治療痛風時 常用的搭配穴位。至於中藥外敷部份,在急性期經常會選用具有清熱、除濕、止痛作用的如意金黃散,在臨床上發現可以較好地緩解局部關節紅腫熱痛;至於中藥外洗部份,也會根據不同體質選用不同處方,如同中醫外治專著《理瀹駢文》中所說:„外治之理,即內治之理,外治之藥,即內治之藥,所異者法耳‟,一般也是按照 內服藥所根據的證型來處方,或者也可將內服藥煎煮過後的藥渣,拿來浸泡患部。

 一般而言,中醫治療痛風具有內外同治特點,臨床觀察比較不會引起像西藥常見的胃腸不適症狀,並且很多中藥具有改善局部循環的作用,對於緩解局部症狀以及調整臟腑機能都有一定的幫助。